2008年食用菌工厂化发展趋势调研报告


2007年初,在中国食用菌协会的组织下,在我司和《食用菌市场》编辑部的具体协调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会同农业部、科技部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等六部委有关领导和专家组成“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组”。课题组于2007年4月开始,历时5个月。先后在河北、山东、辽宁、黑龙江、江苏、广东等地开展课题基础研究。在专家组成员的努力下,2007年9月完成了项目报告,并于2007年9月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对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据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课题组报告,我国食用菌产业是我国农村经济工作的新亮点,是农业产业中的优势产业。报告还认为,随着近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进入了战略发展的“新阶段”。工厂培育将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形成产业竞争力,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工厂化生产在技术和市场上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因此,近两年全国工厂生产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现有生产企业近200家,年产鲜品约40万吨。其中,20家为大型品牌厂商。总产能约15万吨,部分企业鲜菇日产量最高近20吨,约占食用菌工厂化食用菌总量的37.5%。目前工厂化食用菌产品主要销售:广州、深圳约200吨,上海约300吨,北京约300吨,以及武汉、郑州、成都等主要消费城市。预计2010年全国工厂化生产企业500家,产量将达到100万吨。一、引言由于工业化的发展,带动了与工业生产相关的材料和设备的生产,现在全国工业生产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为更详细了解全国产业化生产发展情况,为主管部门和食用菌主产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我们对全国食用菌产业化生产进行了重点调研。真菌市场杂志。在近200家食用菌产业化生产企业中选取100家进行问卷调查,并选取30家与产业化生产相关的企业进行辅助调查,作为本研究报告的数据分析依据。

2、食用菌产业化的定义食用菌产业化的定义已经有很多专家提出,但这些定义更多的侧重或只强调食用菌产业化栽培的硬件设施,重视高效机械化、自动化、并作为食用菌进行规模化经营。界定了食用菌产业化生产的基本要素,缩小了食用菌产业化生产概念的外延。我们认为食用菌产业化是一个综合概念。一是要有配套的技术体系支撑,二是要能产生效益。这就要求设施设备、选育品种、品系与管理技术紧密结合。食用菌产业化是一种新的生产技术体系。采用必要的设施设备,同时选择适宜的品种和相应的栽培技术。是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依靠人工建造的设施,使传统的食用菌栽培逐渐摆脱自然的束缚,迈向现代化的食用菌工业化生产,是必由之路。多层次消费需求的有效方法。从广义上讲,食用菌的工业化生产还应包括以液体培养为手段和目的的深层发酵过程,以产生菌丝体。不过子实体和菌丝体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包括在内似乎是合适的。三、食用菌产业化现状1、为什么市场需求发展食用菌产业化?以满足市场需求。食用菌产业化是一种社会责任,是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食用菌产业化的原动力是满足市场需求。国内市场:如今,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食品安全观念日益强烈。食用菌家庭消费增长势头将持续,国内食用菌消费需求必将进一步扩大。据测算,如果我国人均食用菌消费量每年仅增加1000克鲜品,到2010年国内对新型食用菌的需求量将达到5000万吨鲜品。国外市场:食用菌工业化生产以来食用菌是资金、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对于国内基地食用菌的传统种植模式,产业企业每年可提供稳定的供应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食用菌加工厂企业在资源、劳动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目前我国食用菌产品出口量占全国总产量不足5%,出口潜力也很大。可见,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食用菌产业化的需求空间都是巨大的。 2、在产品营销方面,建议采用B-B模式的企业建立企业市场信息收集机制,平衡淡季和旺季出厂价,理顺产业链各产供销环节的利益。链,并使其合理透明。建议采用BC模式的企业采用集团收购、独立核算、统一物流配送的方式。这种模式的成本比较高,工厂单一的产品很难满足终端消费的需求。营销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高效营销是营销艺术与营销科学的完美结合。 3、装备现阶段,我国食用菌产业化由高投入低产出向高投入高产出发展。其原因之一是食用菌产业化栽培技术不断完善和发展,对新品种、新技术和生产管理人才的需求比重增加,提高了食用菌产业化栽培的科技含量。更能满足快速增长的消费者对健康饮食、合理膳食的需求。 2005年以来,食用菌产业化呈现发展高峰。自动化、机械化程度高的现代化出菇房已成为我国食用菌产业保护设施的主要结构类型。具有土地利用率高、环控自动化程度高、易于机械化操作等特点。 4、技术我国食用菌产业化生产技术发展阶段如下: 复制—— 创新—— 保守—— 开放在资本和市场不成问题的情况下,现阶段食用菌产业化的投资风险主要是技术风险。主要原因是很多投资者对食用菌行业不了解,而目前我国食用菌产业化生产技术人才短缺,导致很多新兴企业采取挖角的做法。

但是,新招聘的技术人才能否继续在新企业担任技术骨干,并不能100%确定。

的。一是食用菌技术的水平短时间内无法试验和检测,等到有试验结果,不出菇的时候就晚了。二是我国专业的培养食用菌生产技术人才的大专院校太少,工厂化栽培更是没有。这与教育体制有关,往往,最基础、最要紧的问题却无人问津,短期内很难解决。实践者说不出来,理论者无话可说。  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人们对于食品的需求不再是量,而是品质。有个摄影师朋友在英国实习期间,去一个养鸡场拍照,那养鸡场是供应肯德基等等快餐的。鸡脖子套在环上,不停地吃,24小时强光照射,睡觉也是站着。他看过以后,不吃鸡了,因为他看那鸡14天就长大了,觉得有些可怕。说是垃圾食品,这么养出来的能不是垃圾吗。因为高密度养鸡,一只鸡得了病很容易传染,所以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注射抗生素。很多医生一般不给病人开抗生素的,可是无意之中,我们从鸡肉里却获取了不少。牛奶、鸡蛋还有更早的多宝鱼、红心鸭蛋等等都提示我们食用菌同仁,必须产业同心,在生产技术方面尽快建立投入品管理体系、无害化病虫害防控体系。因为小康包括健康,培植蘑菇的人不吃蘑菇不是好事情。  5、人才  随着产业快速发展企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不仅是技术人才。调查中企业科研、营销、管理等比例基本按照现代企业组织框架配置。  管理人员最多为58人,占该企业员工总人数的12%;  营销人员最多为27人,占该企业员工总人数的8%;  科研生产技术人员最多为60人,占该企业员工总人数的12%。  6、经营模式  食用菌工厂化企业的经营模式是与产业发展不可分割的。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食用菌产业从无到有,有小到大,充满了风雨艰辛。中国改革开发的30年就是食用菌产业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跨越式发展的30年。  食用菌工厂化的发展阶段:  个体经营--家族式运营--公司化管理  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1980-1995    以家庭庭院式发展为主  1995-2003    主产区推广园区式发展模式  2003至今      工厂化发展逐步展开  我们所讲的发展阶段为主流发展阶段,比如现在仍然有家庭庭院式栽培食用菌的,还有很多基地县是园区式发展模式,但应该看到,工厂化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主流。  很多食用菌生产基地的县市领导、企业负责人都到西方发达国家考察过,见识过真正的机械化工厂化食用菌企业,但投资太大,很难全盘照搬。最开始国内引进的荷兰的双孢菇生产线的企业中,仅九发、田园是成功的。为什么?原因非常简单,就是经营模式不对,经营模式决定你的产品定位,你的目标市场太低端,与低成本的菇农生产的菇在同一个市场竞争,你的产品是不会有很大市场份额的。九发、田园的产品是直接出口欧美市场的。做内需市场的,像上海丰科等先期工厂化企业都是经历了几年的艰苦尝试,摸着石头过河,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  梁山发展食用菌产业的经营模式是有创新的,发明就在一道“墙”。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甚至统一品牌,这与以往的“公司+农户”的模式差不多,不同之处就是一道“墙”,统一管理了,菇能种出来也能在价格好的时候收上来,以往的“公司+农户”菇能种出来,收不上来。  梁山这种模式还有一个创新,就是内部管理体系采用承包制,所以菇农可以直接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中来,真正的紧密了公司与农户之间的关系,并且确定了这个关系是合作组织的关系。从而降低了农户独自创市场的风险,也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这种模式将菇农迅速转化为产业工人,在城乡一体化、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等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发展食用菌工厂化为什么要强调梁山这种新型的“公司+农户”形式呢?第一,我国食用菌产品市场现在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很多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没有实力和能力做大做强;第二,食用菌是农业产业项目,国情决定我们有大量的文化水平不高的菇农要依靠这个产业增收,但希望菇农在很短时间里独自走到整个产业链的高端,这是不现实的,虽然食用菌产业现在已经不是“千家万户,房前屋后全面开花”的阶段,可也不是完全工厂化、企业化阶段,所以还是要提倡走“公司+农户”的食用菌工厂化模式,这符合中国的国情。  7、融资  食用菌工厂化需求的资金较一般农业产业项目来讲算是高投入的,我们调查的100家企业中注册资金最少的是50万,而实际投入资金最多的达2亿元。随着食用菌工厂化投资回报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很多民间资本开始了跨行业经营投资食用菌产业,这些资本是否在食用菌行业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是产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之一。食用菌自身属性所决定了短期投资获利是不可能的,仅设备厂房等固定资产投资就没有办法处理。表面看来,由于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在长期的国内经济繁荣和市场繁荣大环境下,加之农业产业项目受到国家的政策资金支持,所以,无论政府相关产业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和投资个人现阶段都有忽视食用菌产业投资的风险,实质上,风险依然存在,忽视风险将有恶果子吃。  产生食用菌工厂化投资风险的目前主要有三点:  技术生产风险  市场营销风险  生产成本风险  虽然食用菌工厂化如今对投资者来讲应该还是一个“蓝海”,但今天的“蓝海”意味着必将是明天的“红海”。企业在努力寻找和开拓“蓝海”的同时,也要努力在已经确立了自己的地位的“红海”中保持胜出。高回报必定是高风险,食用菌工厂化项目融资和投资均需谨慎。建议减少固定资产的投入,这样可以减少投资风险,同时建议可以考虑先做市场,后做产品。  8、成本利润  任何一个市场均有“先来者”和“后来者”之分,但是先来者的优势未必能长久保持,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成本利润的控制更是这样。  在我们调查的100家企业中就有“先来者”和“后来者”。不管是先来者还是后来者,成本利润控制的好坏两个因素是关键,一是产品的“量”,即质量和产量;二是企业管理。食用菌工厂化必须摆脱农业小作坊的运作模式,把食用菌看作工业产品,要向管理要效益,科学的管理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回收成本并盈利。  未来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也许要涉及到炭排放污染的相关费用,这将增加企业成本。  9、政策法规  2007年10月1日《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施行  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施行  其中第四章(税收优惠)第二十七条(企业的下列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一、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  2008年7月11日《农业部关于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意见》  2008年10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其中第四点: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农业项目立项及申报国家财政对农业投入的状况。  2005年中央财政对农业投入2975亿元  2006年中央财政对农业投入3397亿元  2007年中央财政对农业投入4318亿元  2008年中央财政对农业投入5955亿元  食用菌产业立项的关键是看该项目能否带动农户,能带动多少农户。  最近的国家增值税改革,固定资产的增值税可以抵扣,这对食用菌工厂化企业来讲是个好消息。

四、不同品种的差异  基于市场上现有品牌、产品对消费者需求的满足程度,现列以下几种产品:  金针菇:发展企业最多的菇品,消费者最认可熟悉的品牌多是金针菇。  台湾菇、韩国菇对民族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竞争。  初期设备以日本、台湾设备为主,近年来国内设备市场份额开始增加。      杏鲍菇:栽培企业日益增加,总体讲南方技术好于北方技术,其栽培模式可复制。  市场还不稳定,需要开创消费者认知度,价格波动较大。  设备以国内为主,今年有日本设备的引进。  白灵菇:品牌企业较多,产量不是很稳定,技术创新共同进步是关键。  市场竞争趋于平衡,各品牌市场份额比例动态平稳。  设备以国内为主,近年有荷兰和日本设备的引进。  真姬菇:新兴企业增加速度较快,上海丰科主导产品市场价格。  独创的包装模式值得其他菇品学习。  设备以日本、国产结合为主。  双孢菇:最敏感的一个品种,受国际市场影响严重。  没有出口配额,不开发深加工产品,不占领高端市场很难获利。  设备以荷兰生产线引进为主。  五、企业品牌分析   1、辽宁田园实业有限公司(略)  2、上海荣善食品有限公司(略)  3、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略)  六、食用菌工厂化展望  百家争鸣,上下求索;  回归文化,路在脚下。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消费者群体,消费者讲各自不同的方言,其中有些人收入微薄,另一些人腰缠万贯,这个市场上,没有一家零售商的营业收入超过全国杂货零售业总收入的1%,这里有上千家电视台,2200多个电视频道,近1万份报纸和8000份杂志。我们掌握的近200家食用菌工厂化企业中有的发展良好,是有理想的企业;有的是投资固定资产过多,现金流出了问题;有的是技术管理、股份分配出了问题;有的是无作为的短期竞争拼价格,结果自毁前程,昙花一现;有的是靠着政府项目资金来过日子,等等问题说明很多企业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国内市场的变化,捧着金碗在要饭,没有很好的研究市场,细化市场,进而细化产品,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发现,早于市场变化做出战略安排,有益于企业尽快成长做大。何谓上下求索?  未来几年应积极推进产业的扩张和整合,建立集培育、生产、销售、物流、人才等为一体的多环节体系,进而带动加工、储藏、物流、营销等关联产业发展,优化产业链条,打造开放、共赢的协作式产业链条,使产品产业化经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北京奥运,敲响了中国全球化的钟声,让中国文化走向全球,也让全球文化走进中国。我们需要在全球化的语境下重新审视中国五千年的食菌文化的宝贵价值。伴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文化复兴已成为必然的趋势。我们已经注意到,灵芝等食菌文化不过是其中一个小小的代表,许多优秀的企业正在深入发掘并应用我国悠久的食菌文化,文化复兴给食用菌产品创新带来的商业机会是巨大的,行业同仁必须高度关注。  何谓路在脚下?  一个经济体的发展过程势必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经济总量的增长带动居民收入水平的上升,推动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只有那些顺应了居民消费结构变化,从而更好地满足了居民消费需求的产业,才能够从无到有不断壮大,甚至成为地区或者整个经济体的主导产业。食用菌产业是中国的朝阳产业,国家经济建设和农村改革为食用菌产业开拓了无限的发展空间,食用菌产业连续近十年的高速发展,不仅使产业自身的产量、产值、品种多样性、栽培技术现代化程度日益提高,同时,产业链条也不断扩大和延伸,大大拉动了与产业相关的食品工业、机械设备等产业发展,使食用菌产业这个农业产业也成为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买家市场,促进了生产,拉动了消费。  食用菌是兼有荤素两者之长的高档食品,在国外被称为“植物性食品的顶峰”,具有许多食品所无法取代的保健作用,被世界营养学家推荐为世界十大健康食品之一。研究表明,食用菌的蛋白质含量高于一般蔬菜,而且大多食用菌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的矿质元素和许多微量元素,可以补充其它食品中的不足。是癌症、艾滋病、糖尿病等现代文明病的克星,是前所未有的保护人类健康的新型保健产品。因此,食用菌的产品特性恰好顺应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食品消费的要求,一旦这个市场被完全启动,需要的产品将达到5000万吨鲜品以上,并且需要周年供应,因此反季节供应是个大问题,有很大缺口。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现阶段中国食用菌食用菌工厂化企业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尽快实施南北调控的战略布局,并细化市场、决胜终端、打造品牌等一系列动作,抢占先机,做大做强。  七、结论  目前,国家各种经济政策都指向增加人民收入,扩大内需。食用菌工厂化是一种农业产业投资,是有效地利用资源,创造就业,扩大需求的方法之一。做好食用菌工厂化产业,不但为中国食用菌产业打造更多优秀企业,更好的参与国际间竞争,做大做强产业的同时,还解决了当前国家经济的大矛盾、大困难。因为任何一项投资都必定产生对人力的需求,并且除了直接产生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外,通过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经过一系列中间环节,最终都会变成对消费资料的需求,而任何经济增长本身就是消费需求的增长。建议各级政府食用菌主管部门应大力支持食用菌工厂化投资。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方向必将是食用菌工厂化,食用菌工厂化的发展趋势是要结合生长基地的菇农,并将其转化为产业工人。中国乳业的今天就是中国菌业的明天。产业这种发展趋势是中国的消费市场决定的。企业品牌发展必须走集团化发展,在竞争中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支持这一市场份额的生产能力,必须是与主产基地菇农相结合。这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规律,它是一条铁轨,延着它走可以,偏离它不行;是探险者的指南针和地图,标识着行进的路线。调研中的重要发现:  一、必须建立菌种选育体系、技术推广体系、机械化生产体系、投入品管理体系、无害化病虫害防控体系、储运加工研究体系、产品营销网络建设体系、产业政策研究体系、执法管理体系、人才培养体系等十大体系。  二、整体考察目前国内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后,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事实,产品质量高低、企业效益好坏,与投资规模、装备档次和自动化程度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不少在拌料、装袋等环节采用手工操作的小型食用菌工厂化企业,同样获得高质量的产品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高低,规模的大小,仅仅是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程度和水平高低的标志,不是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本质属性。因此建议在发展“公司+农户”模式的同时,可考虑设备的“土洋结合”降低成本。  三、伴随食用菌产品市场的快速增长,食用菌工厂化企业产业战略布局已经开始,其发展方向为:自东南沿海向华北、东北发展,自大城市向中等发达城市发展。但这种战略布局往往受到政策环节的束缚。调查发现虽然中央和各省都在倡导农业现代化,由于食用菌工厂化属于农业产业项目,当地政府没有税收,很多地方政府对食用菌工厂化投资不是很感兴趣,如果企业不能带动农户一起生产食用菌,很难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八、建议  1、工厂化产品市场需求大,在三五年内处在快速上升期;  2、目前国产工厂化设备还远远不适应工厂化生产要求,研发生产高水准设  备的市场空间很大;  3、食用菌工厂化专业人才匮乏,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4、工厂化生产的发展为拓展市场提供了充足的产品保证,为食用菌产品的网络营销和配送奠定了基础;  5、食用菌工厂化发展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了一个高回报的优势产业项目。  九、附 件  I    调研方法及抽样统计  (略)  II   调研参加单位   (略)  III  参考文献  《关于当前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探讨》——我们理事长李玉春  《食用菌工厂化设施栽培的问题与对策》——福建农林大学黄毅教授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几个问题的探讨》——福建建阳市食用菌办公室吴少风先生  《食用菌产业风险》——河南汤阴县食用菌办公室杜树旺先生        此外,在此特别感谢山东省政府农业专家顾问团食用菌分团的大力支持!感谢山东省梁山县委、县政府对工厂化调研工作的支持!该报告还得到了全国工厂化生产企业的大力支持,感谢辽宁田园王彦令董事长、上海丰科贲伟东总经理、广东穗光吴献光总经理、珠海绿阳菌业邰定国董事长、上海荣善冮一剑总经理、台资企业北京冠华公司曾癸霖先生,在此一并表示谢意!  由于时间、人力、物力等诸方面原因,本调研报告肯定会有不妥及错误之处,望业界同仁给予批评指正。 

标签:
  • 食用菌种植经验
  •  
  • 有效食用菌种植
  • 更多栏目最新
    日本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日本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1 日本鹿茸菇生产与养殖1.1 历年产量鹿茸菇味道鲜美,市场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